“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 每点点白色。这白色的身影便是今年我校新生军训承训单位——海军驻贺某部队的官兵们。 这是“95”后的第一批大学新生,相对“80”后和“90”后而言,“95”后更年轻,思想更活跃,“玩得酷靠得住”是他们的性格标签和先锋宣言。此次军训也可以说是“85”后教官和“95”后新生的一次碰撞,而面对“85”后与“95”后的种种不同,教官们却直言,“和他们沟通并没有什么不方便”。 “我觉得他们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四连的“90”后教官陈奇告诉我们。对于同样的问题,来自五连的教官张吉平结合自身经验,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年的九月份,全国的大小城市都会集结出一大批迷彩勇士,但是这股兵潮却会在十月初突然消失,连一丝痕迹都没有!我们学校每年也有着这么一批迷彩勇士,九月中旬,他们呈方块状分布在东西区的田径场、篮球场。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一大批迷彩服之中,散落着我觉得他们还是比较欠缺实践和动手的能力,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在大学的时候掌握一门技术并且多和社会接触还是会比较好的。” “希望他们能多多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宿舍的美好。生活中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最好当场解决,免得四年以后留下遗憾。”齐步走,肩并肩,在音乐回响之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几天的短暂相处,教官们从日常的训练中看到了这群“95”后的孩子在大学四年中所欠缺的品质,以师长、兄长的身份给予建议。 “同学们好”、“首长好”,“同学们辛苦了”、“自强、自立、求知、求真”。这几句伴随着他们训练了十天的口号,随着军训会操表演的结束,也深深地印刻在新生们的脑海里。“我们有点走火入魔了,这几天在宿舍洗衣服的时候老是不由自主地哼我们教官教的歌还有《解放军进行曲》。”许多新生们都这样表示。 “三连的同学们,学姐问你们,明天的会操我们连有没有信心得优秀连?”“有!”当三连的教官刘建勇问及他们连在明天的会操表演中是否有信心夺得“优秀连”的称号时,同学们都士气激昂地呼喊着必胜。这是会操前一天斗志昂扬的他们,而会操当天,他们也实现了对教官的承诺,获得了“优秀连”的称号。 会操结束后,各个连的教官就要和新生们道别了。休息的时候,活力四射的同学们在与教官的交谈间还是充满着淡淡的不舍,“教官,你明年还会再来吗?”三连的一个女孩子略带伤感地问教官。 “大学匆忙的第一课——军训,短暂却在梦想车站留下了难忘的—幕!”这是2013级思政专业黄柳清对于军训最大的感悟。“十天就这样过了,舍不得我们的教官……”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的李红同学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分别情,难诉说。虽然相识不过短短十天,但这份大学最开始结下的情谊却是令他们难以忘怀的。就像龙教官所说的一样:“希望这不仅仅是十天的训练,而是要一辈子记住的十天,希望他们能记住这最有意义的十天。”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通过这几天的相处,新生们慢慢发现原来教官并不是只会严肃地板着脸教训人,而是像自己身边的朋友一样,也是个可爱的人......

责编 梁文萍